新聞剪報 [去年契稅稅收創史上第三高 外國人最愛竟不是雙北]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20年契稅實徵金額達161.5億元,為史上第3高,同時,買賣申報人以新市合計 5.5 萬人最多;其中法人與本國人多集中在新北,桃園則是為外國人申報量最大的行政區,申報人齡級距以 3544 歲者為主,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近年不動產交易數量增加,加上交屋潮多適用新標準單價,也讓契稅金額節節高升,從契稅年齡比來看,青壯族仍是目前購屋主力。

從統計來看,法人在雙及台中市買賣申報人遠多於高雄、桃園、臺南,顯見這三地依舊是法人置業的重點區域。此外,自然人申報中,外國人申報以桃園最多,大陸地區人民申報以新北為首,桃園緊追在後,也看得出往來海外便利度、親民房價與就業機會,是這些買家轉進的大宗。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在年齡層表現上,申報人齡級距以35~44歲者為主,其中國人申報齡2554歲者占8成,外國人則高集中於3544歲區間,青壯年仍舊是買屋的大宗。

郎美囡提醒,近年許多購屋人都以預售屋或新成屋為首選,但新屋在沒有折舊又適用新房屋標準單價的狀況下,往往會高得嚇人,也因此想買新成屋或是預售屋的購屋人,最好還是先估算契稅,避免在成家另外籌措資金,讓交易橫生枝節。

新聞剪報 [北市30年以上老屋多 全數重建要等近200年]

近來高雄市「城中城」大火慘劇,加上大台北出現罕見震度4級地震,讓老屋安全問題再度受到重視,據住展雜誌統計推估,20172021年北市成功重建(含都更、危老)的老屋戶數約17161宅,平均每年約3432宅,而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房屋稅籍統計,2021Q2台北市屋齡逾30年以上的老屋共642,941宅,依5年每年老屋平均重建速度計算,則全數老房子重建完成約需187.3年。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北市近幾年來重建效率飛速前進,從「區間車」變成「自強號」,雖然目前仍需近2百年,但與最早時統計需近千餘年相比,老屋悉數重建所需時間已大幅度減少。

新北市近年老屋重建速度雖已加快,但仍比北市略慢,住展雜誌統計推估資料顯示,新北市20172021年、約5年間成功重建的老屋戶數約9,925宅,平均每年約1,985宅。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房屋稅籍統計,2021Q2新北市屋齡逾30年以上的老屋共777,360宅,老房子重建完成約需391.6年。

大台北老屋重建速度加快的主因,最關鍵的是危老重建條例實施,其次因近年房市景氣復甦,建商願意給予較優渥的分回條件,提升了屋主參與重建意願。

觀察台北市12個行政區,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宅數前3多的依序為大安、士林、中山區,其中大安區老屋高達81,536宅。老屋數量最少的是南港,僅23,914宅,不過南港住宅存量也是北市最低,全區不到4萬宅。近5年每年平均重建效率偏低的區域,如信義、士林、松山、大安等區,大部份為蛋黃區。

精華區改建速度慢 屋主條件要求高

何世昌分析,北市精華區老屋重建效率慢的原因,應該和屋主分回期望值較高有關,以信義、大安區來說,雖然房價水準高,建商多有意願想插旗重建,但屋主普遍希望較高的分回條件,因此重建整合難度頗高,信義區老屋重建完成需約426年,大安區則需339年。

反觀蛋白區如大同、南港,老屋重建一輪分別僅需76年、85年,另文山、萬華亦僅需149年、146年,重建效率大多比蛋黃區快。

何世昌認為,由於天災人禍等因素衝擊,喚醒國人重視居住安全議題,還有政府積極推動老屋重建,更為重建推了關鍵一把。若接下來幾年房市景氣續旺,且營造成本漲勢獲得控制的話,老屋重建可望持續加速。

新聞剪報 [北市外溢人口湧入 新北這三區餘屋去化快]

內政部所公布新建待售餘屋資料,永慶房產集團篩選六都餘屋去化量前10名的行政區,並統計當地的房市數據。其中,高雄市在產業轉型的帶動下有4個行政區入榜;而新北市受惠於台北市人口外溢的效應,也有3個行政區入榜。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觀察待售餘屋的變化,對於了解市場的供需關係十分有幫助,若待售餘屋數量減少,代表一段時間內住宅需求量大於供給量,反之,若待售餘屋數量增加,則顯示住宅需求減弱,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

入榜的10個行政區中,高雄市就有多達4個行政區入榜,分別為左營區、三民區、楠梓區以及鼓山區,其中,左營區及三民區更高居榜單的前兩名,而楠梓區也排在第4名,顯見北高雄強勁的住宅需求。

高雄產業升級 帶動住宅需求提升

陳金萍說,就業水準的提升是帶動北高雄房市表現亮眼的主要因素之一,高雄近年積極輔導產業升級,除了原有的加工出口區轉型為科技產業園區外,也積極劃設新的產業園區,目前共有路竹科學園區、橋頭科學園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以及仁武產業園區等,在就業動能提升下,周遭生活條件佳、發展成熟的區域自然成為房市發展的重點。

陳金萍表示,以去化量最高的左營區為例,具備非常完整的軌道建設,生活機能以漢神巨蛋生活圈以及高鐵站前生活圈為主,另外,鄰近的蓮池潭以及原生植物園也提供民眾休閒的好去處。

另一個亮點則是新北市,包括板橋區、三重區及汐止區都榜上有名,觀察其共通點,區位優勢以及親民的價格吸引了許多台北市外溢的人口,陳金萍說,板橋與三重分別有捷運板南線及中和新蘆線經過,對於習慣以捷運作為交通方式的大台北都會區來說相當具有優勢,而在此置產的族群也多以在台北市就業的通勤族為主。

而汐止區的住宅需求則是受到區域整體發展的帶動,在東區門戶計畫的推動下,南港區多項公共建設逐步到位,而汐止區也連帶受到不少消費者關注,汐止區的住宅平均單價落在31萬,相比南港的房價有明顯的優勢,不少購屋族都選擇在汐科車站、汐止車站一帶置產,未來捷運民生汐止線通車後還可以串聯內湖、松山、中山等地,後市令人期待。

陳金萍表示,待售餘屋的變化相當具有參考價值,不過不動產具有異質性,即便在同一地區,各類物件的需求也有所差異,建議消費者購屋時除了參考待售餘屋數據外,也可以多諮詢當地的不動產從業人員,以了解更全面的市場資訊。

[新聞剪報] 熱錢挹注房市 中小坪數漲最多

資金熱潮湧入,台北市房市交易價量齊揚,與2019年相比,各坪數區間的價格不畏疫情、逆勢走揚,其中21到30坪的中小坪數住宅均價增幅最大,兩年多來增加11.7%,今年均價為每坪61萬元。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由於家戶人口越來越少及高房價,二房產品成為房市主力,在大都會區不僅有剛性需求支撐,出租也具有一定市場,故資金帶動房價躍昇力道強。

觀察台北市住宅各坪數的成交單價,20坪以下的住宅因為坪數小、小套房居多,因此單價偏高,今年均價約每坪68.8萬元、兩年來增幅9.6%。而住宅平均單價最高的坪數為101坪以上,今年均價破百,每坪約100.4萬元,與兩年前相比增幅8.1%。均價第二高的坪數為81坪到100坪,每坪約73.3萬元,綜觀數據可發現除了20坪以下的小坪數住宅外,有坪數越大、單價越高的趨勢。

郎美囡分析,小坪數、套房總價低,通常平均單價較高,因為台北市房價偏高,面積小則購屋總金額低,且北上就業、就學人口多,小坪數好出租,故市場對小坪數住宅有需求,加上建商推案不乏小坪數產品,新案價格拉動均價走揚;反觀大坪數住宅,在房市盤整時期幾乎成為票房毒藥,整體交易價量均跌,但隨著不動產市場復甦,及台商回流、資金挹注,豪宅市場又見曙光,近兩年受惠於資金熱潮,諸多指標豪宅陸續交易,拉抬百坪住宅的均價。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央行為遏止房市熱潮中的投機炒作,不斷增加貸款成數、利率及寬限期的限制,購置多戶恐有財務風險,尤其坪數過大或過小的產品在市場修正之際最容易受到衝擊,建議置產型買房購屋前務必多方評估。

台北市住宅各坪數成交均價(住商機構企研室/提供)
台北市住宅各坪數成交均價(住商機構企研室/提供)

[新聞剪報] 配合央行政策 部分民營銀行上調第2戶房貸利率

抑制房市過熱,央行三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並呼籲銀行落實授信風險定價,公股銀行已表態配合調高第二戶房貸,民營銀行部分跟進提高利率至1.6%至1.8%,部分則基於業務考量不做調整。

中央銀行9月23日宣布祭出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10月1日召開研商「強化本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成效」會議,邀集36家國銀等業者「喝咖啡」,呼籲銀行辦理放款業務,應落實授信風險定價原則。

對此,公股銀行陸續表態,將配合央行政策落實差別定價,評估調升第二戶房貸利率至1.5%以上,其中一銀擬僅針對特定地區,其餘公股則多半不分區調升。

民營銀行部分,在政府一波波打炒房之下,多家民營銀行房貸利率已先行喊升。

其中,國泰世華銀行已經在9月23日實施第二戶房貸利率調升至1.72%,台北富邦銀行隨後也在9月24起調升特定地區第二戶房貸利率至1.6%以上。

北富銀說,房貸已依風險定價,根據客戶借款用途、房貸筆數等條件,訂出差異化利率,目前針對特定地區第二戶購屋貸款貸款利率定為1.6%以上;據了解,依銀行法第72之2條規定,北富銀不動產放款比率目前低於28%,即尚屬安全範圍,未踩28%以上警戒區。

上海商銀主管則表示,內部今年原本就訂有相關KPI,鼓勵將一般購屋貸款利率拉到1.5%以上,央行近日呼籲銀行落實差異定價,多家銀行也陸續跟進,樂觀看待這樣的自律行為,也會評估將相關KPI進一步作為未來承作房貸的標準。

據了解,1日國銀與央行開會,央行曾口頭勸說銀行做出差異定價,配合政策,有民營銀行表示將跟進調高第二戶房貸利率,會陸續從本週承作的新案開始適用,利率水準介於1.6至1.8%之間。

不過,在政府這波積極打炒房之下,也有大型民營銀行坦言,基於後續業務考量,已規劃會推出特定族群優惠利率房貸專案,為怕影響業務,不會跟進上調第二戶房貸利率。

[新聞剪報] 台積夢大爆發!高雄、台南移轉量同創史上新高

高雄、台南9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高雄9月3,677棟,月增4成,年增4.9%,創下高雄歷年最佳的9月表現。觀察高雄今年前三季總移轉棟數累計已達31,302棟創下新高,是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後,同期首度突破3萬棟大關。

台南本月表現與高雄同樣創下多項新紀錄,本月移轉棟數為2,221棟,月增18%,年增4%,也創下台南史上表現最佳的9月,同時第三季以6,640棟,締造出縣市合併後,最佳的第三季表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台積電(2330)傳出將在高雄設廠後,高雄房市不只注入強心針,從9月移轉棟數來看,更是神翻轉,由於南台灣疫情穩定,縣市建設利多,加上南科、台積電擬設廠等題材持續推助下,預料「台積夢」買氣還會持續上揚。

根據台灣房屋統計,本月高雄買賣移轉棟數前三大行政區,分別為三民區、前金區及鳳山區,前金區為本月最大黑馬,以411棟居次,月增達395.2%,年增367%排名第二,受台積電設廠備受關注的楠梓區,本月移轉372棟,月增31.4%,年增7.5%,表現同樣亮眼。

台灣房屋美麗島中正加盟店店東劉坤旺說,前金區歷年單月房市移轉量鮮少破百棟,本月衝破400棟,表現驚人。

他表示,前金區是高雄主要行政機關特區,鄰近五福商圈、擁有愛河景觀生活圈及捷運橘線繞行,生活機能佳,但因發展早、多高屋齡中古住宅,房市交易量不高,近期受高雄舊市議會聯開案及永碩投資買下華園大飯店等投資案帶動,區域房地開始受投資人青睞。

其中,城揚、京城、國泰等知名建商皆陸續推出新大樓建案,房價已有3字頭實力,除了新案交屋潮助攻,前金區不少中古華廈大樓仍有1字頭可尋,看好未來漲聲,亦吸引不少投資族趁低檔進場卡位。

一向就是房市熱絡的三民區,繼2013年5月後,再度衝上700棟,台灣房屋愛河之心加盟店店東林家福表示,三民區擁有強勁的剛性買盤支撐,買氣一直相當熱絡,本月衝上高峰應受交屋潮影響,包括中都重劃區、後驛、科工館等商圈都是主要熱區。

台南9月買賣移轉棟數,由安南區、安平區、仁德區拿下前三,安南區以304棟居全市之冠,安平區259棟居次,仁德區為246棟。

台灣房屋土帝公加盟店店東薛大川表示,台南持續受南科效應加持,不只南科周邊區域買氣居高不下,效益外溢至整個大台南地區,包括土地、廠房、住宅及預售屋等交易都是強強滾。

仁德區為本月前三名行政區中,唯一年月表現雙增的區域,年增達4倍之多,薛大川說,仁德少有大樓新案,近期千戶造鎮大案「上東城」推出,今年6月就曾創下近700戶交屋的驚人數字,本月同樣有約百戶的交屋潮助攻,讓數字增幅明顯。

[新聞剪報] 購屋貸款再限縮 恐錯殺換屋族

央行打炒房再出手,此次新增或強化的不動產相關貸款規定與一般民眾最相關的,就是新增規範自然人於六都與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認為,央行這次出手,已擴大觸及一般交易市場,對於一般換屋民眾可能將造成影響。

央行本次擴大選擇性信用管制自即日起(9/24)實施,其中關於自然人購屋貸款的相關規定也趨於嚴格。原限制普通一般第3戶的購屋貸款才適用無寬限期及5.5成的限貸規定現在更收緊,凡是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貸款也將無法享有寬限期、貸款成數則無另外限制。

央行本次祭出限縮政策,旨在抑制炒房族藉由寬限期投機的行為,但其實相關政策也將嚴重影響換屋族的權益。

張漢超指出,換屋族經常有先買後賣的狀況,為的是希望換屋時能順利銜接、不用另覓短住居所,因此在先買入新屋而原屋尚未出售的這段時期,將發生同時持有2戶房屋的狀況。進一步來看,若原屋還有房貸,且購入新屋無寬限期可作為周轉緩衝運用,那麼換屋族就得同時背負兩份房貸,資金壓力之沉重,恐怕將迫使換屋族取消換屋計畫,或者繼續居住於舊宅之中,但對於因工作或其他非自願性搬遷的族群來說,如此的狀況,更是難以應對。

房貸利率1.31%、貸款金額100萬來比較20年房貸有無寬限期的差別。無寬限期房貸每月固定繳付約4,739元,但若使用3年寬限期,寬限期間每月只要繳付1,092元,若以短期換屋的狀況來看,一般頂多只需寬限期1到2年就很夠用,動用寬限期,將可大幅降低換屋族的資金壓力。

張漢超認為,央行政策考量雖有其道理,不過若干擾了一般民眾正常資產運用,那麼政策就有必要研擬因應的配套措施,否則政策很可能將只是保全了金融機構的授信風險,但卻損失了民眾既有的居住權益。

[新聞剪報] 房市急凍 六都交易大縮水

六都地政局昨(2)日公布7月買賣移轉棟數統計,受本土疫情影響,7月買賣移轉棟數銳減,六都共計17,591棟,年減率25.4%、月減率29.7%,量能為近四年同期新低,其中北、中、桃三都,均改寫縣市合併以來的7月低點。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雖縮水,但累計前七個月買賣移轉棟數高達15.1萬棟,年增15.4%,則創下近八年來新高。業內人士指出,或多數為房地合一稅2.0上路前的房市逃命波所貢獻。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提出三大原因,說明六都7月買賣移轉量為何大縮水。第一,疫情干擾,由於6月屬疫情最嚴峻時期,民眾暫緩看屋與買房,6月的成交慘況反應在7月的買賣移轉量。

第二,為搶搭房地合一舊制末班車,5月至6月初掀起一波急售潮,各都交易量因而衝高,基期也水漲船高地被推高,使得7月的量縮也更為明顯。

第三,重稅期發酵、房地合一2.0上路後,為避免短期交易被課重稅,許多屋主索性等到重稅期過後,再釋出手頭物件,市場交易熱度因供給縮減而降溫。

7月疫情逐步趨緩,五大房仲在六都的交易量明顯回溫,但買賣移轉棟數卻呈現負成長,業者說,其實這兩項統計並不相同,「買賣移轉棟數」指的是完成登記過戶的建築物數量,該指標反映的是過去的交易行為產生的交易量,與當前的房市景氣不太相關,這也意味著8月起房市將有新一波動能。

 

[新聞剪報] 新北熱門交易路段出爐 中和、林口入榜最多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新北市今年15月交易量前十名的路段,由中和區景平路奪下榜首。新莊區的中正路以及汐止區的東勢街則分居2、3名。另外,中和區及林口區各有三個路段上榜,顯示區域的房市交易相當活絡。

這次進入前3名的路段中,中和區的景平路以及新莊區的中正路都有捷運加持,而第3名的汐止區東勢街則是入榜名單中少數的郊區路段。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中和區景平路與捷運環狀線高度重疊,沿路店家林立,即使平均單價略高於中和區平均水準,仍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中和景平路、新莊中正路 交易熱絡

而交易量排名第2的新莊區中正路同樣也是坐落於捷運沿線,陳金萍表示,中正路上有不少中和新蘆線的捷運站站點,大約1020分鐘路程就能夠到台北市中心,從實價登錄資料來觀察,多數的交易都集中新莊站、丹鳳站及迴龍站周遭,其中,新莊站主要受到豪宅社區「永鼎帝京」的多筆成交帶動;而丹鳳站及迴龍站則挾著末端站的價格優勢以及便利的捷運系統,成為許多小資通勤族的最佳選擇。

第3名汐止區的東勢街屬於郊區的別墅聚落,在「甲山林天墅」、「興富發莊園」兩社區多筆成交推動下入榜,生活機能上多依賴鄰近的中研院生活圈,5分鐘的車程內有傳統市場、超市以及各式店家,日常所需一應俱全,對於東勢街的住戶來說仍相當方便。

若從行政區劃來看,中和區除了高居榜首的景平路外,同區的中正路及中山路二段同樣也榜上有名,共有三個路段上榜;而近期因為人口成長而受到關注的林口區,同樣也有三個路段上榜,分別為文化三路一段、二段以及文化二路一段,新北十大熱門交易路段中,中和區及林口區就佔了6個。

陳金萍表示,中和區是新北市的成交熱區之一,而上榜的三個路段則是串聯中和區交通的主要道路,距離台北市較近,沿路也有不少中和新蘆線及環狀線的站點,因此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機能的優勢下吸納了不少台北市外溢的人口。

陳金萍表示,從這次入榜的熱門路段來看,各路段的平均單價多與行政區的平均水準相差不遠,有些更是略高於區域水平,顯見在房價負擔較低的新北市,除了房價外,消費者購屋時將生活環境及交通機能列為重要考量。

[新聞剪報] 竹科人最愛買房 上半年22案完銷稱霸北台灣

科技業不受今年疫情影響,持續蓬勃,竹科人薪資依舊高人一等,造就新竹縣市房市依舊火熱,據市調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北台完銷建案就屬新竹22個最多,專家分析,竹科人具高薪、愛投資房產,讓新竹大多預售案,等不到成屋就完銷。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上半年為止,北台完銷建案(2021年公開且完銷建案)為67個,較去年同期減少2個,年減幅約2.9%,以新竹地區22個最多,其次依序為北市16個、宜蘭地區11個、桃園市10個、新北市8個,至於基隆則掛蛋。

新竹縣市房市熱絡,主要受電子科技業榮景帶動,縱使疫情讓國內失業率與無薪假人數直線飆升,但以外銷導向為主的科技業依舊蓬勃,因此新竹房市受打炒房、疫情影響相對有限。

《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分析,新竹推案總戶數多在百戶內、案量約8~12億,比起桃園、新北動輒300戶案量,完銷難度較低。自住客群傾向買成屋、即將完工案,可現買現住,而新竹建案普遍預售就完銷,很少賣到成屋,顯示投資買盤非常踴躍,原因是竹科從業人員較一般上班族高,更具備房屋投資、理財產品等財商觀念,相對熱衷買房。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觀察,竹北、東區等但黃區房價攀高、供給不足,讓部分購屋族轉往蛋白區購屋,因此不只竹北、東區、北區等精華區有案完銷,連外圍的芎林、竹東、新埔等區都連帶受惠。

至於完銷案居第二的台北市,其中以總銷120億的信義區豪宅案「玥隱信義」案量最大,共計30戶、每案牌價約4億元,今年329檔期公開後,1.5個月就完銷,號稱是北台最狂建案。另外,文山區「連雲景粋」案量10億元,公開到完銷不到1個月,為北市銷售期最短的建案。

何世昌指出,2案都是由口碑建商推出,品牌力強勁,加上周邊供給量少,價格相對合理等因素,因此快速完銷。

至於新北市如板橋、三重、中和等推案熱區,因受疫情衝擊較劇烈,今年上半年完銷案僅8個,比去年同期減少4個。桃園市部分,則因中路、小檜溪與A7等重劃區推案熄火,僅有10案完銷,較去年同期少掉7個。宜蘭雖有11個完銷案,較去年增加4個,但單一量體多低於5億元,成交規模有限。

何世昌說,疫情警戒已降為二級,建商推案雖躍躍欲試,仍在觀察疫情是否回頭,預料最快8月下旬開案,總使落在鬼月也不怕,「畢竟疫情比較可怕」。疫情穩定後,今年下半年建案因供給減少,銷售速度將更快,預料全年完銷建案數可望衝到2百個,與去年銷售狀況差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