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報] 四大利空衝擊 北台灣Q1推案熄火
房市經歷329檔期,新案市場本該一片看好,不過根據市調業者統計,北台灣Q1推案量僅2732.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略減2.8%,唯獨新北市案量正成長,其餘各縣市皆衰退;專家指出,Q1推案量下滑與營造成本攀升、房市政策有關,一方面是建商考量成本延緩推案,加上央行升息、聯合稽查預售屋等利空政策出籠,尤其疫情影響建造核發進度,導致整體案量不增反減。
《住展》雜誌統計顯示,北台灣Q1推案量大約2732.9億元、年降幅2.8%,除了新北市案量1093.8億元、年增9.58%,其餘各都年降幅0.8~88.64%,又以基隆市案量2.5億元衰退最多。根據《住展》研發長何世昌說法,北台灣推案力道熄火,主因來自利空紛擾,包括通膨拉抬營造成本、政府打炒房等,這些因素都讓建商推案轉趨保守。
何世昌提到,新北市的案量逆勢成長,主要是今年新莊大爆量,單季推案量高達374億元,除了副都心重劃區有指標大案登場,舊市區也湧現不少老屋重建案,得以維持市場動能,不過新店、板橋、三重、林口、淡水等地區,今年Q1推案力道也減弱,指標案大多遞延至520檔。
創意家行銷副總柯仲武表示,新北市唯一案量正成長「屬於正常現象」,由於土地面積最大,相素地和重劃資源更豐沛,自然墊高整體案量,「每一次推案量新北都名列前茅,並非來自特殊原因,講白了就是可開發的土地比人家多,土地取得成本較台北便宜,相較台北推案聚焦在危老都更,還有很多重劃區可供開發,因此建商都向當地靠攏。」
有關台北市Q1推案量略減1.6%,何世昌認為,推案量未能放大的關鍵是豪宅案未如預期推出,推案大多集中在蛋白區,其中以北投、內湖超過百億元案量最大,反觀蛋黃區推案量偏低,只有中山區案量達百億元,信義區更是沒有新案推出。
桃園市方面Q1推案量大致與去年同期持平,唯獨桃園區一支獨秀,推案量將近150億元,其中以中路重劃區案量較多,反觀青埔與A7因籌備中的指標大案多數都緩推案步伐;新竹地區今年Q1推案量同樣年減超過3成,只有竹北推案量90億元較多,而且大多位在都市計畫之外,菁華區可選擇的建案非常有限;至於案量衰退最多的基隆,雖然房價親民又有基隆捷運題材加持,建商推案意願還是不高,今年供給量水依舊維持低迷。
柯仲武提到,北台灣Q1推案力道放緩,絕大部分原因與房市政策有關,去年疫情影響拖延新案的使照、建造核發,加上內政部規定取得建造才能銷售,導致尚未取得者只能延後推案,「很多案子其實都蓋好接待中心,目前都在等待核發下來,可能因此沒被列入統計,但比起去年疫情更加嚴峻,今年房市應該不至於更差。」
何世昌總結表示,今年房市雜聲不斷,預言市場即將反轉的說法與日俱增,不過Q1因供給量縮,建案銷售仍然穩健,一般而言單季銷售率若能超過15%,市況就屬於安全穩健水位,但今年Q1北台灣各縣市單季銷售率均超過2成以上,新竹縣市更飆破5成,意味市場仍處變不驚。(余奕賢/台北報導)